頭七二七三七介紹

巨揚物流貼心提供

所謂頭七,是一種喪殯習俗。習慣上認為「頭七」是人去世後的第日。一般都認為,死者魂魄會於「頭七」返家探視。

頭七的概念,主要出自與 《西藏度亡經》(又名中陰救度密法)。是一部西藏佛學名著,由八世紀印度高僧蓮花生大士所著,並將其傳入西藏。全書依照佛教義詳細介紹了人死以後每天「中陰」的變化情形,特別介紹了「出勝」、「入勝」的一些概況與方法,詳細介紹了西藏佛教秘雜的中陰超度方法。

為何要規定「」為忌日,又為何要做呢?則要提到佛家的生緣說了,大約在佛教傳至東漢後到南北朝這段時期內形成,從唐初起突破信眾範圍,走向世俗化。在佛教信仰中,他們認為人生有六道流轉,在一個人死此生彼之間,有一個「中陰身」階段,如童子形,在陰間尋求生緣,以日為一期;若日終,仍未尋到生緣,則可以更續日,到第七個七日終,必生一處(見《瑜珈論》)。所以在這七七四十九天中,必須逢七舉行超度、祭奠。這種由佛教「生緣說」催生的做七習俗之所以在南北朝時形成,自然應視作當時佛教盛行的產物。唐人李翱曾撰《去佛齋說》,對做七習俗及其理論依據予以駁斥,其根據之一便是「傷禮」,不合儒家對人情哀戚的講求,這也能反證做七本是佛家的事。

從死者卒日算起,喪家每隔七天就要舉行一次燒紙祭奠,共有7次,俗謂「燒七」。一般是「三七」、「五七」比較重要,親朋也要送來些紙、燭。此中還有一個「回煞」(又名「回殃」)儀式。舊俗以為人死後其魂魄猶存,在七七四十九天前,死者的陰魂要回家一次,具體時間由道士推算。屆時,喪家把香燭酒食擺好,在地上鋪一層炭灰或草木灰,用以檢驗死者回來的足跡。用一竹竿一根,隔一尺貼紙錢一張,立在門口台階上或插於死者落氣之屋的房檐下,據說陰魂見此就會進屋。用土罐裝一煮熟了的雞蛋置於房屋角,以此賄賂殃神(俗稱雞腳神),讓死者鬼魂在家裡多待一會兒。這時,一家老少躲得遠遠的,待規定的時間過去之後,先將一串爆竹丟進屋內,爆完才可以進家。滿百日和周年時,還要燒紙祭奠。在人死後的半年或一年時,再給死者做一次道場。

早在南北朝時已見有關記載,《北史·胡國珍傳》:「國珍年雖篤老,而雅佛法」,及薨,「詔自始薨至七七,皆為設千僧齋」;《北齊書·孫靈暉傳》:「從(南陽王)綽死後,每至七日及百日終,靈暉恆為綽請僧設齋。」

所以一般認為,家人應該於魂魄回來前,給死者魂魄預備一頓飯,之後必須迴避,最好的方法就是睡覺,睡不著也應該要躲入被窩;如果讓死者魂魄看見家人,會令他記掛,便影響他投胎再世為人。

當然,做七之中,又有守七、斷七、燒七、出煞等等不同的分類,想要了解更多內容,可以關注公眾號:Laoyandou,回復頭七。或者直接搜索老

菸斗鬼故事,看類似視頻版更勁爆!

資料來源https://kknews.cc/other/48l9g4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