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 chenfa | 7 月 2, 2017 | 喪禮習俗(台灣白事禮儀), 生活/休閒
喪禮的起源 – I 人類的歷史文明隨著原始宗教信仰而開展,從舊石器石代已有原始宗教的觀念和祭祀,到新石器時代的考古遺址已發掘有墓葬和祖靈祭拜,顯示喪葬的文化精神是依存著原始宗教而開啟。在新石器時代封建制度的建立,社會階層改變的情形下,財富及權力集中在少數人手中,也意味著宗教權力的集中。在同質性的宗教信仰下,為適應當時社會結構的改變宗教信仰分化為二個層次,一個是權威性社群的宗教信仰,另一則是一般民眾的宗教信仰,權威的宗教儀式以豐富的宗教儀節及飾品,也逐漸引領著一般民眾隨之而往。...
由 chenfa | 7 月 2, 2017 | 喪禮習俗(台灣白事禮儀), 生活/休閒
佛教 佛教稱死亡為往生,表示原來生命型態的幻滅,另一個生命型態的開始。佛教相信人死後有六道輪迴,投胎後可能是人也可能是動物、昆蟲……等,有可能到西方極樂世界也可能到十八層地獄。同時也認為在亡者斷氣後意識脫離軀體,到轉世投胎前稱為中陰身,此時善惡未判,時間為七日到四十九日,若在四十九天尚未投胎則會淪入鬼道,因此必須「作七」,以助亡者之靈轉生或往生淨土。...
由 chenfa | 7 月 2, 2017 | 喪禮習俗(台灣白事禮儀), 生活/休閒
項目 喪禮儀式內容 做法及意義 1 遺體安置 親人過世後應移至殯儀館或自宅廳堂安置,部 分有在親人斷氣後,隨即為亡者「燒魂轎」以 乘赴陰間之習俗。 今人於遺體安置後,俟子女家屬瞻仰後移入冰 櫃冰存,或即「打桶」入殮。 2 豎靈 「豎靈」即為死者設立靈位。道教認為人死後 三魂七魄散去,須以「招魂幡」招其亡魂,並 立一「魂帛」給亡魂依附(牌位)。 3 腳尾燈 腳尾錢(腳尾紙) 腳尾飯 道教謂人死後需赴陰間報到,為讓亡者黃泉路 上一路明亮,故備「腳尾燈」。「腳尾錢」為 亡魂往地府通關過橋之資。又恐亡者挨餓,故... 由 chenfa | 7 月 2, 2017 | 喪禮習俗(台灣白事禮儀), 生活/休閒
喪葬禮節流程... 由 chenfa | 7 月 2, 2017 | 喪禮習俗(台灣白事禮儀), 生活/休閒
女兒被的由來 早期民間入殮時,先在棺內墊以草木灰,上鋪麻(叫等身麻),由兒子將褥子(又叫「鋪寒」)鋪入棺底,接著舉屍入棺,由長子為死者淨面,剪斷束手腳之麻縷,四周墊實,遺體放周正,再由【女兒蓋好被子】,這就是所謂的「兒鋪女蓋」。... 由 chenfa | 6 月 30, 2017 | 喪禮習俗(台灣白事禮儀), 生活/休閒
四世先祖之稱謂,「高祖考、妣」;「曾祖考、妣」;「祖考、妣」;「考、妣」,現今之稱謂,均加一「顯」字於其上,如顯考、顯妣、顯祖考、顯祖妣、顯曾祖考、顯曾祖妣、顯高祖考、顯高祖妣,用「顯」字是尊稱,但有條件的...